名詞解釋 DHI (Dairy Herd Improvement )奶牛牛群改良 DHI為英文Dairy Herd Improvement 的縮寫,實際意義是奶牛牛群改良。DHI是通過個體產奶牛的測定數據(乳成分和體細胞)的測定,和牛群的基礎資料分析,了解現有牛群和個體牛遺傳進展,產奶水平,乳成分,乳房炎,繁殖等情況,從而對個體牛和牛群的生產性能和遺傳性能進行綜合的評定,找出奶牛育種和生產管理上的問題,以便及時解決奶牛生產和育種的問題,這一體系簡稱DHI。
DHI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它通過一個軟件系統,將測定牛的所有資料,測定數據匯總到一起,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分析結果及時反饋給測定場戶,用于追蹤牛只表現,選種,選配,淘汰,飼料配方平衡,乳房炎管理,獸醫參考,個體間、牛群間比較,牛只買賣等。
2011年5月19日-20日,農業部畜牧業司召開全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二期)建設項目驗收會,并取得圓滿成功。這標志著我國第一家DHI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正式啟動,填補了我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標準物質的空白。目前實驗室已能向全國21家奶牛生產性能測定實驗室提供標準物質。
奶牛生產性能測定(DHI)是我國奶牛良種繁育體系和乳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工作的核心是通過對個體奶牛生產性能數據測定和牛群基礎數據的分析,對個體奶牛和牛群的生產性能和遺傳性能進行綜合評定,發現奶牛育種和生產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從而有針對性提出解決辦法,以便提高奶牛的生產水平和養殖效益。DHI標準物質是DHI測定中對乳成分快速分析儀進行校準的標準牛奶樣品。標準物質生產和定期使用是DHI測定體系的關鍵控制點。只有使用DHI標準物質對測定儀器定期校正,才能保證DHI測定數據的精確性、可靠性和一致性,才能使DHI測定數據在全國范圍內甚至在世界范圍內具有可比性。
全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以下簡稱DHI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于2004年9月20日經農業部《關于全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農計函[2004]368號)批準立項,由全國畜牧總站承擔項目實施,并在2008年底完成了一期項目建設。實驗室位于北京市順義區三高科技農業試驗示范區內,環境優美,水資源豐富、空氣清新無污染,離居民區較遠,交通便利;按照功能用途該實驗室主要分為生產車間、檢測區、辦公區以及生活區,共計1585.08平方米。
目前,DHI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完成了生產車間和實驗室改造、檢測儀器購置和調試、車間設備安裝調試和試運行以及標準物質研制等各項工作。實驗室現已配備標準物質生產、檢測所需的所有儀器設備,共計58臺(套)。其中生產車間23臺、檢測實驗室26臺、辦公室9臺。檢測使用FOSSFT+乳成分及體細胞分析儀與生產使用的PALL陶瓷膜過濾系統,均為國際上最先進的設備。
DHI標準物質制備參照美國DHI標準物質制作的先進工藝,確定了DHI標準物質的生產工藝流程及操作參數。采用改良DHI標準物質調配方法,按照正交方法制作了12個標準物質,其中包含脂肪含量12個梯度,蛋白含量6個梯度,乳糖含量4個梯度。DHI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在國內首次采用陶瓷膜濃縮蛋白工藝生產標準物質,確定了最佳操作參數及條件;并且采用陶瓷膜過濾除菌工藝生產的DHI標準物質,除菌效果可以達到99.9%以上。
DHI標準物質制備實驗室將擴大項目功能,積極申報國家級標準物質認證;積極申請實驗室功能擴充,爭取在我國DHI測定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加強與國際動物記錄委員會(ICAR)的接觸與交流,爭取早日參與國際間實驗室能力驗證,使我國的DHI測定數據實現與國際接軌。
(責任編輯:admin)